2025年中国电源管理芯片产业链图谱及投资布局分析
中商情报网讯:电源管理芯片是一种在电子设备中负责电能变换、分配和监控的芯片,其功能一般包括电压转换、电流控制、低压差稳压、动态电压调节、电源开关时序控制等供配电管理。随着新能源汽车、物联网和5G通信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高效、智能的电源管理解决方案需求将持续增长,电源管理芯片发展前景广阔。
电源管理芯片产业链上游为半导体材料与设备供应,半导体材料包括硅晶圆、光刻胶、电子特气、湿化学品、靶材、封装材料等,半导体设备包括光刻机、刻蚀机、薄膜沉淀设备等。中游为电源管理芯片的设计与制造环节,按照功能分类,电源管理芯片可以分为充电管理芯片、AC/DC转换器、DC/DC转换器、充电保护芯片、无线充电芯片、驱动芯片等类型。下游为应用领域,主要包括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通讯设备、工业控制、医疗仪器、物联网、人工智PG电子网站能等。
受到全球半导体行业高库存水平影响,半导体硅片市场的复苏不及预期。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半导体硅片产业发展趋势分析及投资风险预测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半导体硅片整体销售额约115亿美元,同比减少6.5%,出货量约12266百万平方英寸,同比下滑减2.7%,创近年来新低。受益于存储、AI以及大数据相关应用的强劲驱动,半导体硅片市场有望在2025年出现复苏,恢复增长趋势。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全球半导体硅片销售额将达到125亿美元。
随着半导体行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先进制程技术的不断推进,对高端光刻胶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全球及中国光刻胶和光刻胶辅助材料行业发展现状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光刻胶市场规模约为80.5亿元,同比增长25.39%。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光刻胶市场规模将达到97.8亿元。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不断进步,对电子特气的纯度和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中国电子特气市场规模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电子特种气体行业前景与市场趋势洞察专题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电子特气市场规模约262.5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电子特气市场规模将达279亿元。
中国半导体材料行业历经多年发展,虽已基本实现重点材料领域的布局或量产,但产品整体仍以中低端为主。部分高端产品如ArF光刻胶已通过一些企业认证,硅片、电子气体、氢氟酸、靶材中的部分高端产品也已取得突破并打入台积电、三星、中芯国际等全球龙头公司供应链,不过高端材料依然被海外厂商主导,在产能及市场规模方面与海外厂商差距明显,中国大陆自主化率不高,国产化替代需求迫切。
半导体设备包括光刻机、刻蚀机、薄膜沉淀设备、涂胶显影设备、离子注入机等,这些设备的性能直接影响芯片的制造精度和质量。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半导体设备行业市场供需趋势及发展战略研究预测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快速增长,达到1192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1.3%。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1398.2亿美元。
半导体设备包括前端制造设备、后端封装设备、后端测试设备,2024年全球半导体前端设备市场规模为1061.2亿美元,市场占比达到了89%,后端封装设备和量测设备市场规模较小,合计市场占比为11%。
半导体设备是半导体产业的先导、基础产业,具有技术壁垒高、研发周期长、研发投入高、制造难度大等特点,是半导体产业中最难攻克却至关重要的一环。国产半导体设备厂商在光刻、刻蚀、薄膜沉积、清洗、CMP等领域的技术水平和市场份额逐步提升,但在高端光刻设备、离子注入机、测试设备等领域的国产化率仍较低,国产替代空间较大。
全球电源管理芯片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电源管理芯片行业前景与市场趋势洞察专题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电源管理芯片市场规模达到486亿美元,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0.2%。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全球电源管理芯片市场规模将达到526亿美元。
随着5G通信、新能源汽车、物联网等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中国电源管理芯片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电源管理芯片行业前景与市场趋势洞察专题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电源管理芯片的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768亿元增至2024年的1246亿元,实现了12.9%的复合年增长率。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电源管理芯片市场规模将达到1417亿元。
从细分市场来看,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电源管理芯片行业前景与市场趋势洞察专题研究报告》显示,标准电源管理芯片市场占比最大,达14%,其次为DC-DC(含LDOs)在电源管理芯片共占比22%,定制电源管理芯片和BMIC均占比8%。
2024年中国本土电源管理芯片营收TOP10公司中,矽力杰以41.14亿元位居榜首,南芯科技(25.63亿元)、圣邦微电子(21.82亿元)、天德钰(20.98亿元)、杰华特(16.46亿元)紧随其后。这些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在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PG电子网站等领域取得显著增长,研发投入持续增加,产品线不断丰富,推动本土电源管理芯片产业快速发展。
从竞争格局来看,国际厂商德州仪器(TI)、亚德诺(ADI)、英飞凌、罗姆、微芯、日立等,占据全球市场的较大份额。圣邦股份、长晶科技、杰华特、南芯科技、晶丰明源等国内企业在政策支持与市场驱动下,逐步突破中低端市场,但高端领域仍需突破技术瓶颈。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电源管理芯片行业前景与市场趋势洞察专题研究报告》显示,电源管理芯片应用领域很广,几乎覆盖了所有需要电源转换、电量监控和保护的领域。从应用占比来看,通讯、数据处理、工业医疗三大领域占比均超过20%,消费电子占比18%,汽车电子、军事航空分别占比9%和1%。
消费电子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TWS耳机等可穿戴设备,对电源管理芯片的性能和小型化有较高要求,需求量大且更新换代快,推动电源管理芯片技术升级。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消费电子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消费电子市场规模达到约19772亿元,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65%。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消费电子市场规模将达到20156亿元。
汽车电子包括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车灯LED驱动、电机控制驱动IC等,车规级电源管理芯片需满足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及长寿命等严格标准,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其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汽车电子行业发展情况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约为1.22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0.95%。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将达到1.28万亿元。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电源管理芯片行业前景与市场趋势洞察专题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白皮书、行业地位证明、可行性研究报告、产业规划、产业链招商图谱、产业招商指引、产业链招商考察&推介会、“十五五”规划等咨询服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凡人修仙传》大结局:韩立躺礁石看风景时,云露老祖的元婴正被真魔生吞活剥
宇树科技机器人包揽首日田径赛金牌,王兴兴长舒口气:我们之前被“黑”得受不了
李月汝上场20分后又低迷:4中1仅3分末节被弃 飞翼丢绝杀15战12败
水月雨破晓2 Hi-Fi 解码耳放首销:双 CS43198 芯片,299 元
5299 元起希未推出 AideaBook R14 笔记本,搭锐龙 7 260 处理器
你买小米是因为性价比吗!7月中国线上空调份额:小米已超格力排第二 均价还有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