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助力区域经济创新发展
产业生态助力。面对物联网这班数字产业发展的“特快列车”,各地应更好统筹规划本区域产业资源,遵循“打好基础、疏通链条、试点摸索、塑造品牌”的思路,打造本区域物联网优势产业。
摸清“家底”,统筹规划,才能更好地制定适应本地基本情况的物联网产业规划。面对数字经济社会的重要拐点,要抓住发展契机,但不是“胡乱抓”,而是要“抓重点”和“抓关键”。物联网技术所带来的经济引擎效应需要结合其他产业体系,形成独树一帜的应用场景优势和产业布局优势,推动“人、物、环境”深度互动,催生全新的市场消费需求。
打好基础,需要筑牢数字基础设施运行安全防线,深化数字基础设施整体规划。物联网技术应用离不开算力、通信等产业资源的支撑,低效的算力资源供给、不稳定的通信环境只会削弱物联网功能的市场预期。数字基础设施的合理规划、安全保障以及稳定运行是地方物联网产业崛起的先决条件,数字基础设施如同区域经济的“数字血管”,为数据流通与智能决策提供坚实支撑。
疏通链条,需要打破行业壁垒,构建产业协同的生态体系。地方探索的物联网产业发展道路不是一条“独径”,而是数条“支路”形成的宽阔大道。这是因为物联网产业发展包括传感器设备生产制造、数据实时传输处理技术服务等多个业务环节的整体式发展,唯有如此,才能形成体系完备、基础扎实、持续健康的物联网产业生态格局。例如,江苏无锡市便是以“1家促进机构+10家专业协会+12家行业联盟”的协同创新网络,实现物联网产业与云计算、大数据等关联技术产业的“齐头并进”,进而实现从单点突破到系统升级。
试点摸索,需要破除产业创新的制度障碍,推动有特点、有底气、有优势的企业和应用落地落实。单一的物联网技术仅是一类特殊的网络通信技术,“物联网+场景”才是区域经济优质发展的“关键密码”。在物联网技术的赋能下,智能家居、智能农业、智能安防、智能医疗等新型应用场景正在为各地经济发展提供不同方向的“经济图景”。社会的内核是“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地方更需要扫清PG电子官方平台入口体制机制中的障碍,为物联网创新试点腾出空间、腾出机遇。
塑造品牌,需要以我为主、以我为本,塑造区域产业特色。地方经济要想奏响物联网产业新篇章,必然要形成自己的产业品牌优势,方能在激烈的物联网产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品牌优势的形成理应围绕地方经济发展特色,将物联网产业与本地特色产业有效对接,实现“1+12”经济叠加效应。例如,各地可以将物联网技术与本地旅游资源相结合,线上服务与线下景观充分融合,为游客提供与众不同的特色服务体验。
物联网助推区域经济需要以新基建筑基、以产业链聚力、以新机制破壁,方能将传感终端的脉搏跳动转化为区域发展的强劲心跳,为地方发展注入澎湃的数字动能。